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透露出的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信號將會使建筑業發生哪些變化?本報記者從建筑業的角度對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
1、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多證合一,擴大“證照分離”改革試點。讓企業和群眾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著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堅決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
【本報解讀】
簡政放權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任務之一。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3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其中涉及工程建設行業的共58項。此舉為建筑企業的正常運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建筑業市場活力。
2、推進財稅體制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落實和完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政策。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今年由四檔稅率簡并至三檔,營造簡潔透明、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本報解讀】
作為去年營改增試點的重要行業之一,建筑業營改增在過去10個月運行平穩,為促進行業和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實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將助力供給側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未來,要進一步加大降低企業成本的力度,需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
3、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電力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開放競爭性業務。持續推進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抓緊剝離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本報解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雖未將建筑業列為首批國企改革的試點行業,但擁有龐大資產總量、市場占比一半以上的建筑央企和地方建筑國企也有望迎來包括混改在內的多種形式改革浪潮。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建筑企業嘗試國民混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4、抓好金融體制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拓寬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渠道。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范金融秩序,筑牢金融風險“防火墻”。
【本報解讀】
這是“新三板”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在此前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使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這一籠統說法。新三板的獨立市場地位已經得到高層確認,新三板將與創業板并駕齊驅,共同推動國家金融體制創新。
5、全面提升質量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健全優勝劣汰質量競爭機制。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本報解讀】
建筑業是最能體現工匠精神的行業,建筑業雖為國民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工程質量問題作為行業粗放型發展模式的“后遺癥”,在近年來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工匠精神理念對建筑業提高工程品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6、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提高設計水平和工程質量。
【本報解讀】
2016年,各地在解決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等問題上,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穩步提升。未來,國家將不斷推進城市群戰略,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不斷打造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
7、因城施策去庫存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本報解讀】
房地產調控已連續幾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表明政府極其重視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以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為目標,堅持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分級負責。同時,政府還加大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
8、扎實有效去產能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有效處置“僵尸企業”,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破產清算,堅決淘汰不達標的落后產能,嚴控過剩行業新上產能。
【本報解讀】
2016年,建材行業不斷推動產能優化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未來,建材行業將推出更有力的限制禁止新增產能的項目審查制度,將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規定轉換成各地政府可操作、可實施的具體政策,并推進實施。
9、擴大有效投資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繼續加強軌道交通、民用航空、電信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本報解讀】
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是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所采取的必要調控措施,體現了政府在宏觀調控領域的作用。政府為實現目標,繼續在基建端發力,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一方面能夠穩住經濟,另一方面能緩解產能加速過剩的壓力。
10、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本報解讀】
《中國制造2025》再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其重要性。根據“十三五”相關規劃,中國制造必定經歷向中國智造、中國質造的轉變。而隨著制造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的快速推進,追趕德國工業4.0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在未來10年都將是主流話題。
11、加大綜合管廊建設力度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本報解讀】
為統籌城市各類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路面反復開挖、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中央多次明確要求全面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梢,地下綜合管廊對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12、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啟動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本報解讀】
海綿城市建設,可以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國家將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特許經營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13、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同奏合作共贏新樂章。
【本報解讀】
回顧2016年,“一帶一路”建設進度與成果超出預期,建筑企業從中收益。今年,國家仍將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優化投資環境,為企業進一步“走出去”提供便利條件。
14、加強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政府工作報告如是說】
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實現農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和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完成3萬個行政村通光纖。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供水保證率。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
【本報解讀】
今年以來,從中央1號文件到各部委出臺的相關政策,無不圍繞大力扶持農業農村建設,我國農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處理、供電和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此次,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又給建筑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